丁家祥 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
古人说得好,郡县治,天下安。政治上是如此,医疗卫生亦同理。当前,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县级中医院确实承担着上下联动的枢纽作用和所在区域内的中医龙头作用。据统计,全国县域居民超过9亿人,占总人口的70%。这部分老百姓就医的情况如何呢?
据笔者了解,现实情况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县域内的居民,非常看重县(市)级医院,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居民离县城最近,地域优势得天独厚;看病便捷,费用相对也比较低,特别是中医药“简便验廉”尤受青睐。
而另一方面,县域居民看不上县(市)级医院,有大病、重病,宁可费时、费力、费钱地涌向大城市医院就诊。当然,也有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也跑到大医院就诊。
鉴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分工协作机制。因此,应优先重点提升县级中医院的服务能力,特别是看大病的能力,是卫生综合改革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之举,也是服务9亿多群众,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环节之一。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在全省县(市)级中医院遴选了6所中医院,进行创建三级中医医院的试点工作。在今年8月份的检查评审工作中,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陈亦江指出,在县(市)级中医院中创建三级中医医院,是江苏省卫生系统的一种创新、探索和突破。创建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通过选择一些区域经济发达,人口规模较大,中医药事业基础比较强的县(市)级的中医院进行创建试点,以创建促进步、促改革、促发展。
同时,通过创建三级中医医院,为县(市)级中医院提供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有利于新设备、新技术的准入,有利于医教研、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及该区域卫生资源的科学规划建设,这对于均衡医疗卫生资源,重点缩小服务能力的地区差异,改变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强化县级医院建设,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总之,县(市)级中医院创建评审三级中医医院只是一种手段,一个抓手。而且,评审既要严格把关,不搞终身制,同时,也不搞权宜之计,一哄而上,主要是注重多扶持、多督促,强化建设,增强实力,提升能力,使参加评审的县(市)级中医院有实质性的提高,做到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而对于接受评审的县(市)级中医院来说,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须抱定有所作为才有地位的宗旨,要根据评审标准扎扎实实抓落实、抓整改。不能为了创建而创建,不搞短期行为,不搞形式主义。要潜下心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上,要特别注重中层干部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使临床科室培养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要加强中医临床重点专科的深入建设,不断提升为患者服务的技术能力,以及技术辐射效应,增强社会影响力。要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借帆远航、借力发力,力争科研工作更上层次,进而提高学术地位,不断提升为患者服务的创新能力。
在管理方面,要进一步高标准地抓好医疗质量管理,深入贯彻好各项核心制度,做好临床路径试点和优质护理工作,尤其要提高中医护理内涵,把医护各个环节的中医特色做精做细,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效能。
同时,还要加大高新设备的投入和医院环境设施的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和信息化管理。在努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还要着重加强县(市)级中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要与时俱进,敢于和善于借鉴、使用、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和水平,抓好急诊、重症监护等科室的建设。真正把医院办成一所管理好、水平高、效益好、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综合性三级中医医院。